这一刻,我们命运与共!——写在福建赴土耳其灾区救援队归来之际
这一刻,我们命运与共!
(资料图)
——写在福建赴土耳其灾区救援队归来之际
■记者 许钹钹 黄帆 傅恒
2月16日,带着土耳其民众深挚的谢意,来自福建的救援队从伊斯坦布尔启程回国。从2月7日首批救援队员启程前往土耳其到完成救援任务,包括泉州、晋江蓝天救援队在内的福建救援力量和在土华侨华人共同经历了值得铭记的10天。跨越8000公里的紧急驰援,他们搜索废墟、抢救生命、赈济灾民,以中国担当、福建力量、泉州行动书写了两国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佳话,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生动的注脚。
驰援
他们率先挺进马拉蒂亚重灾区
危难时刻,唯有责任!
2月9日,马拉蒂亚,这片距离震中仅38公里的重灾区满目疮痍。当日,中国蓝天救援队成为进入当地的首支国际救援力量。
在晋江蓝天救援队队长杜晓航和其他8名福建队友看来,千里驰援的那一幕仿佛还在昨天。北京时间2月6日16时38分(以下均为北京时间——编者注),土耳其地震的消息传出仅7个小时又21分钟,蓝天救援队的微信群就发布了征集志愿者的消息。
仅19个小时后,福建符合条件的9名救援人员已动身前往广州。在那里,41名首批次的蓝天救援队队员从全国各地汇集,飞往伊斯坦布尔,再转机至距离灾区最近的阿达纳机场,而后乘坐大巴车艰难进入马拉蒂亚。在伊斯坦布尔机场时,许多土耳其民众用最朴实的掌声表达了最诚挚的欢迎,还专门用中文喊出:“蓝天,加油!”救援人员也回应:“土耳其,加油!”
据统计,福建先后派出泉州蓝天救援队、晋江蓝天救援队、厦门蓝天救援队、厦门曙光救援队等多支救援队共32名救援人员奔赴灾区。救援队同时携带大量专业设备,有雷达生命探测仪、蛇眼生命探测仪、热成像生命探测仪、地震监测仪、热成像无人机等生命搜索装备,还有地震破拆、顶撑、支撑等器械和搜救犬……成体系专业化的人员装备,让当地灾民看到希望。灾民们一边连呼“Thank you,China”,一边引导救援人员去搜寻废墟下的亲人。
9日21时58分,距首批救援队员抵达马拉蒂亚9个小时,第一位幸存者被救出。发现生命迹象时,撬棍不够,他们就徒手开挖。一个又一个夜晚,他们通宵作战,克服低温、余震的困难与危险,夜以继日地进行搜救。截至13日12时,中国蓝天救援队在土耳其多地参与搜索建筑物315幢,搜救出罹难者85人、幸存者8人。
协作
团结的力量跨越国界
灾难面前,最需团结!
地震发生后,世界各地的救援队伍纷纷奔赴灾区,善款、物资也跨越国度送至灾民手中。
深夜时分,距离马拉蒂亚800多公里的布尔杜尔临时办公场所内,泉商陈国雄的微信仍响个不停——他在和援土救援队对接物资清单。陈国雄是泉州南安人,在土耳其开办石材公司已十余年。地震突如其来,像陈国雄这样的在土华侨华人积极行动起来,他们和来自祖国的救援力量汇聚在一起,成为前方救援人员“最坚强的后盾”。
在马拉蒂亚、阿德亚曼等地救灾现场,福建各救援队伍作为中国援土救援力量的组成部分,与土耳其国家救援队、矿山救援队及当地军方等多支救援力量一起,在作业场地分工协作,为抢救生命争分夺秒。随着救援工作不断深入,各个国家的救援队之间的磨合也更加顺畅。经过沟通,中国、土耳其、巴勒斯坦三个国家队达成资源共享、技术共享、后勤共享,建立开展平等的三国联合标准化救援。同时,中巴两国救援队也联合土耳其救援队开展工作场地优先级评估、快速搜索和营救及全面搜索和营救等现场工作。
赈济灾民也在同时进行。在靠近叙利亚边境、受灾较重的哈塔伊,厦门曙光救援队联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成立了中国社会组织协调中心,开展赈灾工作,为当地灾民带去他们急需的防雨布、食用油和大米等物资。
海内外福建人积极加入赈灾行列。泉商陈国雄第一时间牵头成立了中国石材人土耳其地震捐款倡议小组,搭起了一座连接土耳其和中国福建的援助桥梁。地震翌日,布尔杜尔省省长便与陈国雄团队会面,商讨赈灾事宜,并安排专人对接、接收捐赠物资。2月15日,在陈国雄团队的协调下,又为穆拉省安置灾民提供了5万里拉的善款。截至当日,陈国雄团队,以英良集团董事长刘良主导的厦门大学石善班、石善汇等企业成员以及武汉石材商会,共筹集善款超70万元人民币,所筹集的善款和物资均通过陈国雄的倡议小组完成和当地政府与灾民的对接。
此外,还有不少在土华侨华人奔走在筹集捐款、采购物资、统筹联系等各项救援工作中。志愿者陈梅兰就跟着救援队深入灾区,在哈塔伊连续奔波多日,充当他们的临时翻译和采购员。
8000多公里外的中国福建,一笔笔匿名善款,通过微信、银行账户等源源不断地汇入倡议小组公布的账户。他们为当地灾民捐款捐物,也为祖国远道而来的救援人员提供各种帮助。
共鸣
灾难锻造中土友谊
命运与共,友谊长存!
大地震灾害发生以来,来自福建的救援队伍和各界人士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不畏艰险远赴灾区开展救援工作。他们无私、真诚的援助,得到了土耳其人民的真情回应。
马拉蒂亚一所学校是救援队暂住的营地,也是当地居民临时的避难点。在当地的救援工作结束后的那天晚上,来自泉州的救援队员杜晓航、林志阳和苏国顺,偶遇正在用一颗拳头大的塑料球打“乒乓球”的灾民,他们也加入了这个行列。杜晓航翻出了能找到的所有礼物——一件外套、三个肩灯、一台对讲机和一个作训帽,一一送给孩子们。一名小家伙收到礼物后,高兴地扑上去,搂着他献上了好几个甜甜的吻。欢乐的笑声一时间充满了营地,暂时抚平了地震带来的伤痛。
几乎每一位奔走在异国他乡救援路上的救援人员都收获了相似的感动。前往哈塔伊赈灾的路上,一位老人从废墟中抱出一只自己养的鸽子,交到救援队员王刚的手中,他希望王刚将感谢与祝福带回遥远的中国。在阿德亚曼,厦门蓝天救援队和当地救援队互赠头盔留念,两个头盔上都写上了每个队员的签名。他们期待着,待灾情过去,能在中国或土耳其再次相聚。经历这场灾难,相聚到一起的中国人和土耳其人都坚信,只要大家不分国度地团结在一起,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就能战胜所有的困难。
2月15日,土耳其穆拉经贸局向参与救援赈灾的福建各界人士发来感谢信,信中这样写道:由于地震灾难,一批受灾群众来到穆拉省安置,他们特别感谢在布尔杜尔的中国石材协会提供的善款帮助。
救灾是对苦难的跨越,更是新希望的开启。一名83岁的土耳其老人在地震中被掩埋在6层楼的废墟中,在其他救援力量觉得希望渺茫将要放弃时,蓝天救援队坚持不懈,耗时2天将她救出。
“往后余生,我每天都会为中国的救援队祈祷。”面对中国救援队员,她饱含深情地说道,“土耳其加油!中土友谊加油!”(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