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新谱、沉浸式演出、线上直播……南音在新疆昌吉“圈粉”百万
□记者 庄建平/文李新城/图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琵琶行》的诗句,用在泉州南音身上可谓再合适不过了。8月15日—22日,有着“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的泉州南音,来到新疆昌吉州交流演出,将汉唐之音带到天山脚下,同时,也展示了泉州南音传承创新成果。
(资料图)
舞台效果更加丰富
在吉木萨尔北庭园广场演出
南音在天山天池演出,吸引了各地游客观赏。
把千年古乐传播得更广,图为在江布拉克演出。
传统文化借助文旅活动走上更广阔的舞台
泉州南音传承成效显著
现代传播渠道发力
南音天山脚下“圈粉”百万
“丝路同源 山海交响”文化润疆——泉州南音走进昌吉州活动,由福建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昌吉州文旅局、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福建援疆泉州市分指挥部、昌吉市文旅局承办,在昌吉州多个县市的剧院、公园、广场、景区等地开展6场演出,演出内容分为《百鸟归巢》南音专场和《唐风宋韵》南音专场。
首场演出《百鸟归巢》南音专场于8月16日晚在昌吉市举行。除了现场观众,昌吉州广播电视台、昌吉日报、昌吉市融媒体中心在手机客户端进行全程直播,在线观众超100万人,有效加深了昌吉州与援疆省份的文化交流,推进文化润疆。
在昌吉州艺术剧院演出现场,来自泉州南音非遗保护中心的30位南音代表性传承人共同奏响千年雅乐,联袂演出了表演唱《百鸟归巢》、洞箫二重奏《春秋》、琴箫奏唱《庭院七弦响》等精彩节目,让现场观众深深陶醉其中。在观看了整场演出后,观众李雯表示:“观看了演员们的表演,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他们的古风古韵,也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闽南地区的文化特色。”昌吉州艺术剧院副院长苏凌松则非常激动,他说:“汉唐时期的音乐形态能够保护、传承得这么好、这么完整,真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希望今后能够多看到来自福建的传统节目。”在昌吉的援疆干部曾艳琳说:“泉州南音表演唯美的舞台效果以及悠扬婉转的韵律,不仅令人赏心悦目,还能陶冶人的情操。我们也会加油,为讲好新疆故事、泉州故事付出自己的一份力。”
泉州市文旅局四级调研员黄李炫介绍,近年来,泉州南音积极参加和创设多种平台,在传播广度、深度上加快了脚步,特别是在对外交流传播方面成效凸显。今年初,以世界级非遗南音为底色的创意歌曲《百鸟归巢》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美轮美奂的舞台呈现赢得亿万观众的好评,被誉为“今年春晚最具文化价值的节目”。《人民日报》《福建日报》《泉州晚报》等众多媒体或通过纸媒报道,或通过视频号、公众号再现演出盛况。“87版”《红楼梦》贾宝玉扮演者、知名导演欧阳奋强日前在泉州体验非遗后,对泉州非遗保护传承创新成果赞叹不已。他表示:“好酒也怕巷子深,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推广十分重要。要加大传统文化宣传推广力度,不仅要吸引更多观众来泉州欣赏泉州南音、提线木偶戏和闽南歌舞等传统文化,还要主动‘走出去’,在更为广阔的国内外舞台上展示泉州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此次南音到昌吉演出,既是文化润疆的一部分,无形中也借助了援疆建设平台,结合文旅发展,把南音传播到天山脚下,让更多民族同胞欣赏到千年古乐的美妙。在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南音代表性传承人王容看来,“能把南音带到全国各地,让更多平时没有机会接触到的观众,能近距离看到、了解、欣赏到,我觉得这是我们的荣幸,我也非常自豪”。
编排创新山海交响
千年雅乐更真实更亲近
在《百鸟归巢》南音专场中,演员们加入南音传统“工〤谱”演唱,唱出了古乐之声的奥妙,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泉州南音历史悠久、积淀深厚,至今仍保留着汉代相和歌“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传统演唱形式,是中国现存古老的乐种之一,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南音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新时代,南音传承方面既秉承传统,又不断汲取时代养分,创新加入新元素、新形式。
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导演王彩娥介绍,《百鸟归巢》南音专场一改镜框式舞台及南音传统演出规制,以南音后辈视角,追寻先辈足迹、感悟先辈精神。经过创新编排,讲述年少时为理想而拼搏,坐对高山流水,行旅人生四季,最终归根还乡的故事。“序曲《凤凰展翅·客鸟过枝》,作为南音四大名谱之一《百鸟归巢》选段,我们进行了别致的呈现,传统的南音上四管合奏带来最传统的南音艺术体验,同时演员手持南音乐器从观众席缓缓进入舞台,带来沉浸式体验。”编排的创新给观众带来了惊喜,当绮罗华裳的演员从舞台两侧走进昌吉州艺术剧院演播厅时,很多人立即举起手机拍摄,有的女生轻呼“哇,好美”。而在南音打击乐合奏曲《踏青》中,运用了极具特色的南音打击乐器进行合奏,有四宝、响盏、小叫、扁鼓等,这些极具特色和不可取代的打击乐器展示着南音先辈的智慧,也体现着泉州南音的包容与多元特点。竹板的声声敲击迎着错落鼓点,犹如一场春雨带来万物复苏,独特的音色、有致的编排,营造出了一份春日踏青的喜悦,把尚在夏日的昌吉群众带到了江南的春日中。
无论是羁旅忧思的“月落乌啼霜满天”,还是豪迈奔放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在南音的演绎下,都仿若一幅绝佳画作,把你带到了诗人彼时的情景中,与作者同悲同喜。《唐风宋韵》南音专场包含了唐代大诗人张继的代表作《枫桥夜泊》、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南唐后主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唐代“诗仙”李白的《静夜思》《将进酒》《忆秦娥·箫声咽》、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钗头凤》,以及南音“四大名谱”之一《走马》,曲谱则包含了南音先贤留下的古曲和当代作曲家的优秀新作等。用南音的古泉州方言吟唱唐诗宋词,再现千古绝唱的音乐意境,无论是押韵声腔,都别有一番滋味,令观众回味无穷。王彩娥表示,该专场更多考虑到很多听众并不一定懂得闽南语,而唐诗宋词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通过比较亲近观众的这样一种形态,引入我们新谱曲的南音,让大家相对不那么有陌生感”。
据悉,未来,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还将继续邀请国内外知名作曲家为南音谱写新曲,创作更多佳作。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党支部副书记何韶峰表示,婉约的南音来到热情的新疆昌吉,两种不同文化的交响,也将激发演职人员的灵感,创作出更多叫好又叫座的南音作品。
新技术的出现,也在为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新呈现方式。业界研究人员提出,可以采取VR技术与南音文化的结合,保留南音的传统特点,结合VR技术的沉浸性、多感知性、交互性等特点,吸引更多人关注、喜欢南音,为南音传播开辟新天地。以《百鸟归巢》为例,在VR建模中,可以构建颜色、种类各异的鸟类三维模型,相当于将现实表演中的舞美设计在虚拟世界进行立体呈现,甚至弥补现实舞台表现能力的不足,使画面更加丰富,体验更具趣味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