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历代名人爱种树 这些古代环保先锋你知道吗?

泉州网3月11日讯(记者 张素萍)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地处祖国东南沿海的泉州,历代皆有不少名人与植树结下不解之缘,留下许多植树的趣闻传说:五代节度使留从效遍植刺桐树留美名,南宋王十朋在泉州贡院手植万株桂树,蔡襄在洛阳桥边种松树,宋代泉州知州事叶廷珪种荔枝树200株……明天就是“3·12”植树节了,早报记者连线采访泉州文史界,挖掘名人植树轶事。让我们一起看看古人的植树情怀有多浓!

五代节度使留从效 拓城环植刺桐留美名

泉州古称刺桐,曾全城环植刺桐树。早在唐初,随着泉州海外交通贸易逐渐兴盛,刺桐树由商人传入泉州,种之街巷,蔚然成风。据记载,唐宣宗年间(847—860年),郡城已遍植刺桐。


(相关资料图)

清道光版《晋江县志》记载,南唐保大年间,留从效任清源军节度使时,为保境安民,规划拓建泉州城。在拓城建城的同时,在唐末盛行栽种刺桐树的基础上,再次环城遍植刺桐树,泉州遂称刺桐城。据了解,留从效是泉州永春人,五代后晋开运元年(944年)任泉州刺史,后归南唐,为清源军节度使、封晋江王。他留在泉州为官17年,颇有建树。

时至今日,从一些诗文中依然可窥见唐及之后历代涉及“刺桐”的资料:唐人曹松《送陈樵书归泉州》、陈陶《泉州刺桐花 兼呈赵使君》,宋代泉州太守王十朋《石笋桥诗记》及《刺桐》,元代《马可・波罗游记》皆以“刺桐”称泉州……

王十朋手植桂花万株 建“万桂堂”育英才

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王十朋知泉州府事,创建贡院于泉州城西肃清门内,手植桂花万株,又建堂于此,名曰“万桂堂”。旧时登科中举曰“蟾宫折桂”,王十朋种桂树于此,意喻泉州诸生,应致力学问,以冀登科仕进。

王十朋兴建泉州贡院,表明其推崇教化、培育英才之用心,为郡人所称道、书志所录载。当王十朋秩满离任之时,还特别赋了《临行前至贡院观桂诗》:“窃禄清源愧不才,贡闱临去尚徘徊;青青万本新移桂,尽是梅仙手为栽。”

王十朋政绩显著,他对贡闱、万桂如此留恋,并不是赏花,而是关心泉州的教化和人才的成长。泉郡士子也不负所望,有宋一代,计有850余人中进士,历高官要职者也为数不少。

宋代知州事叶廷珪 州衙内植200株荔枝树

泉州城历史上是“荔枝城”。泉州市鲤城文史学会监事许月才介绍,泉州自古盛产荔枝,南北朝时期泉州就种植荔枝,宋代时最多。蔡襄在《荔枝谱》曾记载泉州的荔枝,元代泉州浮桥延陵荔枝扬名四方,延陵吴氏甚至制定族规鼓励植荔且“不允许擅自砍伐”。

“宋代泉州所产荔枝被誉为‘水果之王’,宋代泉州州署就植种荔枝。”许月才介绍,据《闽中荔枝谱》记载,宋绍兴初年,泉州知州事叶廷珪曾在州衙内植200株荔枝树。宋代泉州荔枝品种有“蓝家红”“大将军”“七夕红”等。当时,这些荔枝妙品用黄蜡、锡瓶和木箱等包装入罐,还用“红盐法”或白晒法储存起来,再运至京师,外至北戎、西夏,往东南舟行至“新罗、日本、琉球、大食”,所到之处皆备受喜爱。

此外,明嘉靖年间,解元傅夏器在如今的鲤城区常泰锦田村广植荔枝,其所种荔枝有“锦荔”之美誉。

蔡襄“植松七百里” 乡邻用歌谣感念他

据记载,蔡襄曾在洛阳桥种松树。蔡襄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著作家和书法家,他在至和、嘉祐间(1054—1063年)两度出知泉州。蔡襄倡建洛阳桥,又“植松七百里以庇道路”,形成了一条自福州至泉州、漳州,绵延南北的林荫大道。树木长成后,既可防止水土流失,又可庇护过往的客商,使人们免受炎日曝晒之苦。深受感动的老百姓用歌谣感念他:“夹道松,夹道松,问谁栽之我蔡公;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万古摇清风。”

今蔡襄祠前的道路,在北宋时曾是一条管道,目前有零星几棵松树。但据学者研究,因方言口音问题,当年蔡襄种植的松树可能为榕树。不管历史如何,蔡襄对植树的热衷流传千古。

朱熹建亭种竹讲学 千年文脉今朝延续

爱树植树的名人,朱熹也是其中之一。据记载,宋朝著名理学家朱熹在泉州同安县主簿任上,曾在县衙里栽下一株榔榆树,被后人誉为“群荚树”。他还在泉州小山丛竹书院“种竹建亭,讲学其中”。如今书院的文化园林,千年文脉在此延续。

爱自然,广植树,这样的名人故事还有很多:泉州开元寺檀越主黄守恭与古桑树、清代施琅将军与老榕树……无一不因植树或与树结缘而留名。泉州历代名人手植古树,不仅留下一段段佳话,也让树木平添了人文色彩和历史留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