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门:泉州志愿者协助 时隔67年烈士亲人终圆寻亲梦

东南公益志愿者协助寻找烈士安息地

时隔67年 烈士亲人终圆寻亲梦

一家人雨中“滴血认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钟振荣一家在志愿者的陪同下进入烈士陵园祭奠亲人

■记者 陈玲红 吴嘉晓 文/图

“爸……”在南安市水头烈士陵园的墓碑中一扫到父亲“钟敬凡”的名字,68岁的钟振荣老人“啪”地瞬间伏地跪下,满头银发的他全身颤抖,抽泣起来。

钟敬凡,1956年入伍,1959年在福建参与金门炮战中牺牲,年仅26岁。父亲牺牲以后,母亲李少芳多次寻找父亲的下落,皆无果。2021年4月,钟振荣的儿媳蒙茜偶然间得知有个“我为烈士来寻亲”志愿组织,通过这个组织找到了钟敬凡的安息地。今年3月24日,钟振荣携家人从广东省高州市来到南安市水头烈士陵园祭拜,这是钟振荣自出生以来,第二次“看见”父亲,时隔67年。

68岁老人激动颤抖

一家人雨中“滴血认亲”

春雨绵绵,雨水打在烈士墓碑上,也打在家属心里。钟振荣自踏入陵园的那一刻起便一直在发抖,他在儿子钟华涛的搀扶下走到陵园的第一排墓碑前,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刻有父亲名字的墓碑。来不及搀扶,钟振荣伏地跪下,一声“爸”让在场所有人泪目。

钟振荣的妻子、女儿、儿子、儿媳一家五口伏地跪在墓碑前许久,最后还是蒙茜想起来:“上香,快上香!”摆上供品,一一上香后,蒙茜从袋里掏出了几个一次性采血针,钟振荣很自然地伸出手指,扎了一针,挤出血后,颤颤巍巍地把血抹在烈士碑上。血顺着雨水化开了,老人又发抖着抹了一次。接着其他人也一一扎针、抹血。记者获悉,这是广东高州当地的习俗“滴血认亲”。

“爸,我们终于找到你了……”钟振荣带着哭腔用方言喊道。

父亲入伍时他未满周岁

战友透露归家前又接新任务

1956年2月,未满23周岁的钟敬凡入伍了,当时他的儿子未满周岁。他的妻子李少芳没有多想,相信丈夫很快就能回来。然而事与愿违,李少芳接到的第一条关于丈夫的消息便是:他牺牲了。

在以人丁兴旺为力量的农村里,李少芳一人带着儿子艰难度日,她甚至很少提起那个已经有点陌生的丈夫,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丈夫的一名老战友出现。

“那个战友也是高州人,退伍后特地来家里探望。他说钟敬凡牺牲前已经收拾好行李要回家了,却临时接到任务,这才一去不复还……当时战友说烈士都是在牺牲地安葬的,只是他不明确那场战斗在厦门或漳州的哪个地方。”钟振荣的妻子冯海波回忆,在20世纪80年代,他们一家曾试图循着线索去找,但始终没有找到,之后那个战友也过世了。

志愿者协助寻找

愿烈士魂归故里

“我婆婆很少提起公公,我觉得她是不愿意多想,但在她临终前的一段时间里,说起要是能和公公合葬在一起就好了。”冯海波说,李少芳的遗愿再次唤起钟振荣思父的心情,尽管对于父亲的了解只限于几个大伯的只言片语,但亲情始终深藏于骨血。

直到2021年,蒙茜偶然在网上得知有个“我为烈士来寻亲”公益组织,便上网发布寻亲信息,而这一信息很快转到该公益组织福建地区志愿者王玉茹手上。王玉茹同时也是泉州市东南公益协会成员,她便将信息发布到东南公益志愿者群里。“他们在厦门漳州没找到,我就想可能在泉州,所以第一时间查了泉州革命烈士陵园,又问了泉州市退役军人局,最后在资料库里找到信息显示应该是安葬在水头,就让志愿者去水头烈士陵园看看,确认有这个名字的墓碑。”王玉茹说,次日志愿者便拍了照片确认钟敬凡烈士安葬于水头烈士陵园。

“我爸一得知消息,眼泪就流下来了。当时因疫情等原因,且祭扫烈士陵园要开介绍信,所以迟迟没能成行。”钟华涛说,寻找爷爷的安息地是父亲的夙愿。“我们也很想让爷爷知道,他当年为国而战,如今祖国繁荣昌盛,我们也一直挂念他,希望他魂归故乡,一切安好。”钟华涛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