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磁性笔热卖 已有孩子误吞 市场监管部门:14岁以下的少儿不适合使用
市区文具店里,塑料转转笔受到孩子欢迎。
【资料图】
泉州网3月1日讯(记者 李菁 庄丽祥 文/图)一支笔可以拆成数截后重新组合,拼成各种形状,还可以发光、旋转……最近,一种新的玩具型文具——磁性笔,继盲盒、咕卡之后成了孩子们的“新宠”。磁性笔看着新鲜好玩,却存在误吞的风险。近日,上海一名12岁男童就因误吞磁性笔零件进了医院,儿童误吞磁力玩具的案例在泉州也多次发生。市场监管部门表示,磁性笔存在较多安全隐患,14岁以下的孩子不适合使用。
调查
塑料转转笔文具店里热卖
昨日,记者走访市区多所小学周边的文具店后发现,继盲盒笔后,磁性笔又成了文具店里的热销品。最受欢迎的是一款叫作“塑料转转笔”的磁性笔,价格在4元至8元不等。这款带有磁力的笔可以被拆成两截,通过磁力相吸后可以任意甩动转转笔。笔还有发光功能,吸引了不少孩子购买。
除了磁力转转笔,还有百变磁性笔和磁力钢笔,不过价格相比塑料转转笔要贵好几倍。记者了解到,百变磁性笔和磁力钢笔价格从十多元到四五十元不等,因为可以通过磁力拼搭成动物、小人等各种形状,同样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
在知名网络购物平台上,不少商家打出了“一笔多用”“好玩又好用”等宣传文案。一套月销400多份、售价40多元的百变磁性笔,搭配了大、中、小号金属球以及电容笔头、替换笔芯等,可以当成笔使用,也可以用于手机、平板电脑,还能当成玩具。
有商家表示,这款磁性笔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磁力的物理魅力”。更有商家宣称:“小男孩嫌写作业太累,买支多功能磁性笔,写作业更有趣了。”
家长
影响学习还存在安全隐患
“我不支持孩子买玩具型的文具,孩子班上的老师也不同意。一旦在课堂上发现这类文具,老师就会没收。以往的盲盒、咕卡都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磁性笔的‘杀伤力’更强,等于拿一盒积木让孩子在课堂上拼。”市民王先生的孩子在丰泽区一所小学上三年级,他认为,学校周边的文具店应该下架带玩具功能的文具。
“磁性笔可以分解成小小的磁力零件,我觉得很危险。小学生正是顽皮的时候,尤其是小男孩,喜欢把小球往嘴巴、鼻子、耳朵里塞,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之前就看过不少孩子吞下磁力球导致肠胃穿孔的新闻,这类文具不适合孩子用。”市民郭女士说。
也有家长觉得磁性笔很有创造性。“不过磁性笔应该被当成玩具,而不是文具。”市民刘先生说。
“在孩子接触这类玩具之前,应该向他们科普一下磁力球,在了解磁力球有趣一面的同时,也要了解存在的风险和危害,比如吞咽可能造成什么后果。”市民李女士说,儿子的同学曾经把磁力球带到学校玩,不少孩子都接触过。“还是应该事先做好提醒。”
网购平台上各式磁性笔热销
风险
儿童误吞磁力玩具时有发生
近日,上海一名12岁男孩因误吞磁性笔零件导致腹部疼痛。所幸就医及时,医生通过消化内镜从男孩体内取出了多节磁性笔零部件,不过磁体对胃黏膜已造成了一定损伤。
在泉州,儿童误吞磁力玩具的事件也时有发生。2021年,泉州一名2周岁10个月大的男童出现了腹痛、呕吐等症状,经拍片检查发现其体内竟有一串像珍珠项链一样的异物,原来他吞服了磁力珠。24颗磁力珠散布在孩子的胃、小肠、大肠等位置,已经引起肠梗阻。经过近3个小时的手术,医生终于将磁力珠全部取出,手术中修补了十来处的肠管。
2019年,一名2周岁9个月大的泉州男童也曾误食磁力珠,肚子被穿出8个洞。因磁力珠在肚子里“乱跑”,导致孩子的胃部破了1个洞,肠管破了7个洞。其中一段5厘米长的肠段上就被穿出5个洞,无法手术修复,只能切除。2020年,惠安一名一周岁多的男童肚子疼,还出现呕吐,经检查,他的肠腔里藏着11颗磁力珠。2018年,泉州一名6岁的孩子吞下了3颗磁力球,医生通过微创手术才将在体内留存了9天的磁力球取出。
●部门提醒
14岁以下少儿不适合使用
记者从泉州市场监管部门获悉,近日,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发布风险监测通报,磁性笔存在较多安全隐患,不适合14岁以下少儿及中小学生使用。带有高磁通量的磁性小零件如果被儿童误吞,可能导致肠阻塞或穿孔等。
据悉,此次风险监测的磁性笔,为百变磁性笔、塑料转转笔和磁性钢笔,这三类磁性笔都是依靠磁性非常强的磁力珠来变换造型的。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购买带磁性的文具、玩具时,家长可以进行简单测试,如果两个磁体间隔着3张打印纸还能相吸,表明磁通量已经过高,应避免给孩子使用。
市场监管部门建议,在选购学生文具时,应选择正规的商场、超市、文具店。不要购买“三无”产品,选购前查看产品是否带有完整标签信息,包括产品名称、执行标准、生产企业及地址、产品相关的警示说明等。
选购笔类产品时,尽量选购笔套端部有较大通气孔的产品,万一笔套被儿童误吞或吸入时,仍有足够的空隙保持一定的呼吸,避免发生窒息危险。购买前检查产品的外观,具有可触及边缘、边角、分模线的产品,应注意是否存在锐利毛边、尖端或溢边,以免伤害孩子。